首页 东周历史文章正文

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由来 九品中正制和三省六部制—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将品评与选官权力收归中央

东周历史 2024年03月23日 16:03 36 青树网
AI文章代写

ai文章代写,可读性好。
联系qq:276145571

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选官制度。其起源可追溯至东汉末年的察举制,当时郡守根据“孝、廉、良”三项标准推举人才。三国时期,曹魏改察举为征辟,由中央官员直接征召人才。

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由来 九品中正制和三省六部制—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将品评与选官权力收归中央

九品中正制的实施

九品中正制由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六年(211年)正式建立。朝廷设置中正官,负责对士人进行品评,划分为九个等级,即九品。其中,上品为上上、上中、上下;中品为中上、中中、中下;下品为下上、下中、下下。

中央在地方各州设立中正官,由中正官对本州士人进行品评。品评根据士人的出身、德行、才能等方面综合考量。每三年进行一次品评,定为九品。

九品中正制与三省六部制

九品中正制与三省六部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行实施。三省六部制是中央行政制度,由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和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组成。

九品中正制将品评与选官权力收归中央,由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品级进行选拔,打破了地方豪强的垄断。而三省六部制则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,分工明确,提高了中央集权的效率。

九品中正制的利弊

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,抑制了地方豪强的跋扈。但该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。随着门阀制度的兴起,中正官多由世家大族担任,他们往往偏袒本家族成员,使得出身寒微的士人难以获得公平的机会。

专题推荐:

西周前期专题

春秋时代专题

战国时代专题

商朝时代专题

打赏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

标签: 九品中正

发表评论

青树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闽ICP备2023014760号